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科补法

外科补法

用内服药治疗疮疡三大法之一。是运用补益药物,以扶助正气,帮助疮面长出新肉,使疮口迅速愈合的方法。适用于疮疡后期,火毒已去,身体虚弱之证。①调补气血:患者气虚血少,脓疡溃破后,不收口,脓水清稀,精神疲倦,脉虚,可用八珍汤。②助阳:患者阳气不足,脓疡溃后,肉色灰暗,新肉难以生长,手足发凉,自汗,脉微细,可用肾气丸。③补阴:患者体质阴虚,疮疡不论已溃未溃,体瘦,容颜憔悴,口干咽燥,目眩耳鸣舌红苔少,脉细数,可用六味地黄丸阴阳互伤者,当阴阳并补。

猜你喜欢

  • 古今医统

    见古今医统大全条。

  • 蓝纹舌

    舌见蓝色紊乱条纹,为胃气衰微,肝气相乘,或有寒积结滞中焦之象,宜舒肝扶脾,或温中散寒(见《伤寒舌鉴》)。

  • 报标

    麻疹早期征候。出《麻科活人全书》。详麻疹条。

  • 重订通俗伤寒论

    见通俗伤寒论条。

  • 头风眩运

    病证名。指眩运因风痰结聚胸中,壅遏清阳所致者。《医碥·眩晕》:“痰涎随风火上壅,浊阴干于清阳也,故头风眩晕者多痰涎。”《儒门事亲·风门》:“凡头风眩运,手足麻痹,胃脘发痛,心腹满闷,按如水声,可用独圣

  • 太医院同知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以协助太医院院使掌管医事。官阶正三品。

  • 小指爪纹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喉痹,刺手小指爪纹中,出三大豆许血,逐左右刺,皆须慎酒面毒物。”《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名小指爪纹。定位在手小指背侧,爪甲根部中点处。主治喉痹。点刺出血。

  • 五更泻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 ①眼球。《济生方》:“睛之色赤者病在心。”②视觉功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 胁支痛

    证名。出《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指胁肋部撑持胀痛。参见胁肋胀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