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出《褚氏遗书》。即双胎。
《疫喉浅论》卷下方。天花粉、栀子、玄参、浙贝母、薄荷、黄芩、黄连、金银花、大黄、风化硝、***、连翘。加竹叶二十片,水煎,入蜜一匙和匀服(或加入中黄)。治疫喉腐烂,痧点红赤,神烦气促,口渴,脉数,灼热,
指地区性民间使用的简便方药。
出《伤寒论》。指睡眠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即鼾。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丁香阿魏丸,见该条。
即疏肝。详该条。
病证名。①见《内外伤辨惑论》。亦称血虚热。指血虚而致的一种虚热。多由吐衄便血或产后崩漏等失血所致,亦可因饮食劳倦等内伤脾胃,逐渐发展而成。症见肌热面红,燥渴,甚则烦躁,睡卧不安,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等
①出《神农本草经》。为火麻仁之别名,详该条。②俗称麻疹的疹点为麻子。参见麻疹条。
见《医垒元戎》。即杏子汤第一方。见杏子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