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著作。8卷(即《医宗金鉴》卷79~86)。清·太医院编。刊于1742年。其中卷79为九针、十二经井,荣、俞、经、合、原,络穴、八会穴及经脉流注;卷80为周身骨度及各部诸穴;卷81~84为十二经及奇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见《天宝本草》。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钩藤9克,龙胆草、青黛、清半夏、生赭石、茯神、僵蚕各6克,羚羊角(另炖,兑服)、薄荷叶各3克,朱砂(冲服)0.6克。磨浓生铁锈水煎药用。治小儿急惊风,其风猝然而得,四肢抽搦,身挺
病名。见《疡医大全》。相当于耳源性颅内感染。参见黄耳伤寒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此症世呼鸡盲,一名雀目,……至晚不见,晓则复明。”(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详雀目条。
针灸著作。明·陈会撰,刘瑾校补。1卷。刊于1425年。本书系将陈会所撰的《广爱书》(针灸书,今佚)12卷精简撮要而成。主要取用119穴,编成歌诀和插图,并附以折量法、补泻直诀、取穴图说、诸病配穴以及针
见《陆川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异授眼科》。即外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