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著作。不著撰人,或疑即南宋陈言撰。约成书于乾道(1165~1173年)中。此书取《嘉祐本草》常用药物,削冗举要,一反北宋主要本草层层加注的传统本草编书形式,不再区分经文与注文。原书佚,部分佚文存于
《奇效良方》卷十三方。木香、黄连、木通、黄柏、枳壳(麸炒)、陈皮各四钱半,大黄三钱。为粗末,分作二帖,水煎,食前服。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出《灵枢·口问》。同息道,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翼首草之藏语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吹口丹,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橘核,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多由风热外袭,致邪热壅塞肺系而成。《喉科指掌》卷三:“此症感风热而起,满口发细红点,根常淡白,舌下两边三四块,六脉洪紧。”治宜疏风清热、利咽。用六味汤加玄参、黄芩、栀子、花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