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鳞体

小儿鳞体

病证名,又名胎垢蛇身蛇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鳞体者,谓皮肤之上,如蛇皮、鳞甲之状,故又名蛇体,此由气血痞涩,不能通润于皮肤”所致,类似鱼鳞病。《串雅内编》用白殭蚕去嘴为末,煎浴。《本草求真》认为“肤如鳞甲,亦是胎元气血不足,得此辛咸,煎汤除垢,则癣自去。”亦可用四物汤加味,煎汤内服,以养血活血;外用杏仁泥调猪油外搽,润泽皮肤。

猜你喜欢

  • 荞叶细辛

    见《贵州草药》。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辨证要略

    见南病别鉴条。

  • 发汗法

    治法。即汗法,详该条。

  • 弄璋

    出《延寿第一绅言》。古称生子为弄璋。

  • 楮桃

    见《本草纲目》。为楮实之别名,详该条。

  • 斗底风

    病名,见《重楼玉钥》卷上。系咽喉肿痛,胸前亦红肿,汤水难下之病症。多由肝胃火毒炽盛,痰毒邪火上冲咽喉所致。症见咽喉肿痛,吞咽不利,胸前红肿,痰壅气喘,身发寒热等。《重楼玉钥》:“此症初起吞咽不下,但胸

  • 火性炎上

    借用五行学说中阐述火焰上炎的现象以比喻火邪致病时其病变有向上趋向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如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阴虚

  • 新编伤寒论

    伤寒著作。河北中医学院编,杨医亚修订。此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伤寒论》历史梗概、价值和基本内容;各论归纳阐释六经病、霍乱、差后劳复等病证治,诠释原文较为浅显、精要。编者将《伤寒论》条文均予编

  • 朱端章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家。长乐(今福建长乐)人。1174~1189年(淳熙年间)主管江西南康军事。平生喜好方书,因见当时产科专书较少,将所藏医书中有关产科的内容,于1184年(淳熙十一年)

  • 竹三七

    见《安徽中草药》。即竹节三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