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宛邻
【介绍】:
见张琦条。
【介绍】:
见张琦条。
经穴名,代号ST19。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当脐上6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三寸”)。一说在上管两旁各一寸(《太平圣惠方》)。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
病名。指疟疾发于三阴经者。①即三日疟,详见该条。②指疟发在处暑后,冬至前之三日疟。《类证治裁·阴疟》:“三阴疟多发在处暑后,冬至前,发愈晚者去亦迟,以气令收肃故也。其发时也不定,有前间一日,忽间二日发
指产儿脐带绕颈。《张氏医通》卷十:“儿出胞转身时,偶然脐肠盘于项上,牵系不能即下者,俗名背包生。亦宜推入,轻轻拨去,然后用力。”详碍产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门。见该条。
病名。《梅氏验方新编》卷三集:“脚底板红肿热痛,名为脚隐。大蒜头量用多少和盐捣烂敷,过一夜,次日即愈。”
【介绍】:见杜本条。
书名。元·滑寿编撰。3卷。作者选录《素问》中的重要内容,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和汇萃12类,并作了简要注释。明·汪机于1519年又取王冰注参补其间,而以
气,指神气、精气。皆源于五脏。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病变,会反映到气色的变化(见《四诊抉微》)。
见《本草纲目》。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即瘴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