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惛塞

惛塞

病证名。即神识模糊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人有禀性阴阳不和而心神昏塞者,亦有因病而精采闇钝,皆由阴阳之气不足,致神识不分明。”

猜你喜欢

  • 喉痧

    病名。《重辑烂喉痧辑要》:“栏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燥热烦渴,密桃红,宛如锦纹,疼痛肿烂,一团火热内燃。”即烂喉痧。详该条。

  • 伤堕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孕后因气虚、血虚、肾虚或外伤等因素引起的腰腹痛坠,甚至阴道不时下血,以致流产。

  • 红地胆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根草之别名,详该条。

  • 噫嘻

    经穴名。代号BL45。出《素问·骨空论》。别名五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针灸甲乙经》);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

  • 得心集医案

    书名。6卷。清·谢星焕撰,由其次子谢杏园搜辑。成书于1861年。医案分伤寒、杂证、疟症、产后、小儿等21门,计250余案,叙述平实。每门附列杏园治验效方数则。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神黄散

    《疡科选粹》卷一方。黄柏、雄黄各一两,炒黄丹二两。为细末,水调敷患处。治热肿焮红疼痛。

  • 大奇论篇

    《素问》篇名。大奇是比较《奇病论》扩大的意思。本篇专论奇难疾病的脉症,并指出从脉象的变化认识疾病的机理。文中还把各脏腑经脉精气不足而表现出的脉象及预后作了说明。

  • 唐尚龄

    【介绍】:见唐椿条。

  • 雀盲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雀盲,俗称也,……(目)至晚不明,至晓复明也。”即雀目。详该条。

  • 湿胜阳微

    指湿邪过盛伤害阳气。湿为重浊粘滞的阴邪,能阻滞阳气活动,尤易损伤脾阳,产生面白、胸闷、腹胀、痞满、泄泻,甚则形成水肿等症。因而治湿须要维护阳气,注意通利小便,不得过用寒凉。《温热论》:“湿邪害人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