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尖尾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风牵出睑、睥翻粘睑、皮翻粘睑、皮翻症、残风、地倾。多因胃经积热、肝风内盛,致使风痰湿热瘀滞睑络而成;亦可由胞睑疮疡结瘢或外伤所致。症见眼睑向外翻倾,重者“睥翻转贴在外睑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露兜竻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五痔方》1卷。
《金匮要略》方。天花粉、甘草各二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治太阳痓病,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
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症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治宜滋阴降火。
见《广西中药志》。为柚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大成》卷四。即锁脚马。详该条。
指足阳明筋的支筋,网维于目下胞。《灵枢·经筋》:“阳明为目下网。”
出《名医别录》。为蜻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