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理例》卷四。指有头疽生于鬓角,属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二经。由相火妄动,外感风热而发。初起宜服柴胡清肝汤、或鼠粘子汤;脓成者宜服托里消毒散。外治初用二味拔毒散。余证治见有头疽及额疽。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蠹疽,见该条。
病名。又名叉喉风,见《重楼玉钥》卷上:“严氏赤散:治一切喉痹、缠喉、双单鹅、叉喉恶证。”本病见先咽喉作紧,风痰上涌,多有绵涎,内紧外浮肿,不能饮食,渐至咽喉紧闭,如叉叉住,故名叉喉。治疗:外用冰硼散、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石莼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子,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海龙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
空,古与孔通,即孔穴。《素问·气府论》:“分之所在穴空。”参见腧穴条。
①刺法名。指入针后,手持针柄并作圆环形轻盘摇转的方法。《针经指南》:“盘者,如针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转而已。”《针灸问对》又规定了每次盘转的次数,并以左右区分补泻,谓:“其盘法如循环之状,每次盘时,各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