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暑厥

暑厥

病证名。常见于重症中暑。①指夏月猝然倒仆,昏不知人。《医学传灯》卷上:“夏月猝然僵仆,昏不知人,谓之暑厥。当分阴阳二证。阳证,脉来洪数无力,身热汗出,谓之阳厥,此因暑食伤脾,食多而热亦多,宜用连芍调中汤,或辰砂六一散,先治其热,俟其人事清白,再看食之多寡调治。……至于脉来沉细无力,肌肤不热,曾食生冷瓜果,谓之寒厥,宜用厚朴温中汤治之。”②指中暑昏迷手足厥冷者。见《时病论·中暑》。证见忽然闷倒,昏不知人,手足逆冷,躯热汗微,气喘不语,牙关微紧,亦或口开,状若中风,脉洪濡或滑数者,治宜苏合香丸来复丹研灌,或以蒜水灌之,俟稍醒后用却暑调元之剂。参见暑病条。

猜你喜欢

  • 原气之别

    别,分支,分别行走。三焦网络躯体的上、中、下三部,主持诸气,能引导生发于命门的原气分别行走于全身各部位,故称为“原气之别。”《难经·三十八难》:“……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

  • 孕珠

    出《五十朋赋》。指怀孕之始。

  • 俞鼠

    名词。出《玄女经》。亦名臭鼠。即阴蒂。

  • 脉神章

    脉学著作。明·张介宾撰。3卷(即《景岳全书》4~6卷)。上卷阐述《内经》脉义;中卷分析脉神、脉位,介绍16种脉象,并兼析脉之常变、逆顺等情况;下卷列述《难经》、张仲景、滑寿等诸家脉义以资参考。

  • 红独活

    见《中药材科技》(1):34,1979。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 海药本草

    本草著作。唐末五代间医家李珣撰。6卷。本书从50余种古代文献中引录有关海药资料,记述药物产地、形态、性味、主治、服法、禁忌等知识。原书已佚。存世佚文中保留药物124种,其中46种不见于前代本草所载。《

  • 痘症精言

    参见天花精言条。

  • 调痈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 万汝永

    【介绍】:见万邦孚条。

  • 锁喉疮

    病名。多由心与小肠火毒上冲所致。症见初起耳前听会肿起,继之则咽喉肿痛,饮食难咽。《疮疡经验全书》卷一:“锁喉疮者,心经毒气小肠邪风发于听会之端,注于悬膺之侧,初生如瘰疠,不能饮食,闭塞难通,渐次肿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