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又名鹿藿、野黄豆、鸟眼睛豆。为豆科植物老鼠眼Rhynchosia volubilisLour.的茎叶。分布华东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苦,平。归胃、肾经。解毒,祛风止痛。①治蛊
麻疹早期征候。出《麻科活人全书》。详麻疹条。
开窍法之一。治疗因痰涎壅塞引起神昏的方法。即用涌痰药使病者吐出痰涎而神志恢复。如中风闭证,喉间痰涎壅塞,不能言语,但不遗尿,脉象滑实有力者。用稀涎散。
【介绍】:清代医家。字锦斋,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仕九品官。精于医,尤长于儿科,撰有《婆心集》一书,未见刊行。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目连剳。见该条。
似指成年女性的阴道。《素女经》:“女子阴深……五寸曰谷实。”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出《神农本草经》。为入地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有浮络显露部位的腧穴。《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络俞,见血而止。”
见《陕西中药志》。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