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懋功
【介绍】:
见李世勣条。
【介绍】:
见李世勣条。
病证名。指气滞三焦所致的疼痛。出《灵枢·五色》。《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气痛,三焦内外俱有病也。人身之气,周流不息,本无停止,多因七情六气,饮食劳役所郁,以致凝滞上焦,则为心胸痞痛,宜枳橘汤、清
即膜原。《灵枢·岁露论》:“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详膜原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为九疸之一。因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症见身面发黄,渴而数便。参见黄疸有关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竹凌霄之别名,详该条。
拇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也指足大趾。《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
见《灵枢·经筋》。即季胁,见该条。
古代以砭石为针,刺穴治病的方法。后世泛称针刺治疗和砭石出血为针砭。《西斋话记》:“陇州道士曾若虚者,善医,尤得针砭之妙术。”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泽穴,见该条。
【介绍】:见严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