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海金沙之别名,详该条。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肘后痈,见该条。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即噎膈。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指小儿口内流涎,浸渍两颐。脾之液为涎,脾开窍于口,小儿脾气虚弱,固摄失职或脾胃蕴郁湿热,上蒸于口而致。脾气虚弱者,口角流涎清稀,面白唇淡,治宜温补脾气,用益黄散或温脾
【生卒】:?~1827【介绍】:清医家。字子雨,又字作霖。浙江平湖人。有才略,长于诗,兼精医术,求治者甚众。晚年遴选生平经验之方,集为一编,凡药名、性味、分量等,一一疏证,详述制方之法,使不能医者亦能
见《闽东本草》。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下廉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抱一。平湖(今浙江平湖)人。先学儒,以文学在当地闻名,精于治疗痘疹,对于贫苦人家,不避风雨前往诊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