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舌苔白而干,满布黑芒刺的舌象。应辨寒热真假。《辨舌指南》:“白苔黑刺满舌者,如刮之黑刺即净,光润不干,渴不多饮,在杂病为真寒假热。若刺刮之不净,干燥粗涩,乃表经皆热极,传入阳明里证。”当结合因证予以
中医目录著作。日本冈西为人约编于1942年。本书著录我国宋代以前医学著作1869种,分为内经、运气、难经、脉经、五脏、针灸、女科、幼科、外科、口齿、眼科、养生、月令、按摩导引、房中、祝由、兽医、医史制
①道家养生术语。①指人工炼造的可以服食的丹药。《隋书》:“金丹玉液,长生之事,历代糜费,不可胜纪。”②指唾液。道家认为,吞饮玉液,可以长生。②经外奇穴金津玉液穴之一。见金津玉液条。
检查肛肠病的一种工具。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一。类似现代之窥肛器。
【介绍】:清代医家。字贞颐,号穆如。江苏武进人。1819年(嘉庆乙卯)举人,精于医,先宗名医周慎斋(之干)之学,后又宗张璐,长于辨证,用药则兼取金元四家之法。选刘若金所撰《本草述》一书中的精华辑成《本
书名。3卷。张山雷撰于1917年。卷1中风总论;卷2内风脑神经病之脉因证治;卷3古方平议。书中以中医理论为主,参照西医学说,对中风病的辨析与治疗论述颇详。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1933年重订本印行
药物学著作。2卷。明·李中梓撰。约刊于明末。1667年又经尤乘增订,收入《士材三书》中。李氏将药物分为草、谷、木、菜、果、寓木、苞木、虫、鳞、介、禽、兽、人及金石等14部,共收药物341种。重点叙述了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痤疮。为皮脂腺过度分泌所致皮肤慢性炎症。因其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故名粉刺。又名酒刺或肺风粉刺。多由肺胃蕴热,上熏颜面,血热郁滞;或过食膏粱厚味,肠胃湿热,日久
脉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诊宗三昧》。1卷,共十二篇。清·张璐者,张登编纂。书成于1689年。1~2篇阐明宗旨,并批判前人的某些脉学著作,提出“入门宗派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并谓“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
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