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水胡满之别名,详该条。
见《饮片新参》。为罗勒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千金翼方》。即蒺藜苗,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代医生。河南洛阳人。年轻时以文章名,后学医,自号薜衣道人。长于治疗疮疡及正骨等,后入山修道。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坏疽漏。参见该条。
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指因肝虚引起的目视昏暗不清。“肝虚目暗,远视不明,眼花频起”(《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宜养肝明目,用补肝散(《杂病源流犀烛》方)加减。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之候。
补法之一。补益肾脏的方法。分补肾阴、补肾阳。详各条。
【介绍】:清代藏医药学家。全名帝玛尔·丹增彭措。“帝玛尔”为寺院名(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印经院附近)。丹增彭措曾在该寺获“格西”学位(相当今日之博士学位)。出身于世医家庭,父亲多吉扎喜亦是著名藏医学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赤炎疮。详该条。
指头、腹、足三处。《千金方》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