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红河中草药》。为大黄药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炒葶苈。为末,每服二钱,大枣十枚煎汤调下。治肺痿,喘急面浮者。
【介绍】:参见许澄条。
【介绍】:见苏澄条。
病证名。属产后危证之一。因产后败血流入脏腑,肌肤四肢热结流注,转还不得所致。《女科备要》(作者佚名):“产后面黄色干,口中流血,遍身色点生斑如何?答曰:产后败血入五脏六腑,皆满流入肌肤,败血出入,流走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小儿烦躁的表现。《婴童百问》:“嗞啀者,心经有风邪,精神恍惚,心躁生风,热多不安,烦久则惊,风多不定,躁久而搐。”治宜清热镇惊,用七物黄连汤;风热重者,用至宝丹。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人参之产于朝鲜者,详人参条。
七怪脉之一。脉象沉实之极,如用指弹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