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髓孔,即腰俞,见该条。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乌药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北宋医家。任翰林医官院副使。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参加宋政府集体编修的《太平圣惠方》。
经络俞穴。出《素问·气穴论》。指五脏的井、荥、俞、经、合五输穴,共二十五穴,左右合计为五十穴。
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肺虚身肿之症,泻利喘咳,面色惨白,或肿或退,小便清利,或气化不及,小便时闭,大便时溏,即《金匮》脉沉自喘之正水,此肺虚肿症也。肺虚身肿之因,劳役过度,肺气久虚,
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
见管见大全良方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土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中药传统的炮制法。是一种特殊规定的加工方法,有“如法炮制”的涵义,一般加有其他药料,如法(制)半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