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瞖同翳。即钉翳。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俞。见该条。
在脐水平线绕身一周的长度。《灵枢·骨度》:“腰围四尺二寸。”
详补阴条。
出《痘疹精详》。即奶麻,详该条。
即指针疗法。见该条。
《幼幼新书》引杜光庭《指迷赋》儿生“百日名奶腥”。另有“四岁曰奶腥”,参见小方脉科条。
病证名。指经前三、五日,脐下作痛势如刀刺,或寒热交作,经血下如黑豆汁样。多因寒湿凝滞所致。宜温经化湿。方用温脐化湿汤(白术、茯苓、山药、巴戟、扁豆、白果、建莲子)。参见寒湿凝滞痛经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寒气,则呕吐恶心。”参见七气、九气条。
六涎之一。指寒邪热毒损伤脏腑,其气结涩凝滞而成。因涎与滞气相交,多发为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