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玄感脉经

玄感脉经

书名。不著撰人。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系敦煌出土之医学残卷。原书分若干篇,现仅存第一、二篇。首篇主论诊脉部位、三部九候七诊寸口脉法。二篇分述诊脉之轻重缓急、呼吸至数,以及弦、浮、滑、实、革、动、沉、涩、紧、伏、濡、弱、迟、芤、牢、细、缓、虚、软、促、微、结、代等23种脉象与屋漏、雀啄、弹石、解索、虾游、鱼翔六种死脉。书中还首次提到头角是精识之主的医学理论。原件藏法国巴黎图书馆。现有《敦煌古医籍考释》问世。

猜你喜欢

  • 津脱

    大汗亡阳。《灵枢·决气》:“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张景岳注:“汗,阳津也。汗大泄者津必脱,故曰亡阳。”

  • 胻毛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同胫毛。详该条。

  • 黍米寸金丹

    《外科正宗》卷一方。又名返魂丹、再生丸、追命丹、延寿丹、来苏丸、知命丸、得道丸。麝香五分,乳香、没药、雄黄、狗宝、轻粉、乌金石(即石炭)各一钱,蟾酥二钱,粉霜、黄蜡各三钱,硇砂二钱,鲤鱼胆(阴干)三个

  • 顽核疬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由气血凝结而致。初起只一核,圆若弹丸,不痒不痛,日久亦不增大,故名顽核疬。不须施治。惟戒郁怒及燥火生痰之物即可。

  • 阴消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指真阳不足,气不化液所致的消渴病。治宜温阳补火。参见消渴条。

  • 天烛子

    出《三奇方》。为南天竹子之别名,详该条。

  • 蝦眼

    病名。即瘭疽。见该条。

  • 水咳

    病证名。指咳嗽由水饮凌肺引起者。《医学入门》卷四:“水咳,因饮茶水停蓄,为涎上涌,身热,胸满、怔悸者,小青龙汤;身寒胁硬者,玄武汤;结胸者,小半夏汤。……小便闭者,十枣汤;小便涩者,五苓散。”《伤寒六

  • 汗家

    指平素多汗、易出汗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 大叶灰菜

    见《黑龙江中药》。为大叶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