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雷公炮炙论》。即天葵,详该条。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取淡豆豉煎为浓汁,频频喂服,适宜于胎禀怯弱,体质不强,而有胎毒内蕴的婴儿。
见《陆川本草》。为鸭脚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证名。《济生方》卷四:“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即健忘。详该条。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伤寒草之别名。②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各详该条。
证名。指两手肘关节下至寸口部分的皮肤有发热感觉,即尺热。《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类经·脉色类》:“尺肤热者,其身必热,脉盛躁者,阳邪有余,故当为温病。”参见发热、尺热条。
【介绍】:明代医生。号瀛泉,又自号无系居士。年轻时曾任博士官职,后弃官,专攻医学。尤精于痘疹,著有《衍庆录》等书,已佚。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二。即鹤膝风。详该条。
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分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