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疹后肺痿

疹后肺痿

病证名。麻疹后并发肺痿。清·赵月航鉴定(撰人不详)《治疹全书》:“疹后久咳不止,时吐白沫如米糊者,为肺痿。”系火热伤肺,津液受损所致。先用加味二冬汤(《治疹全书》: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甘草桔梗贝母苡仁、瓜蒌仁、沙参、紫菀、甘草、款冬花);后用门冬清肺汤(《证治准绳》:天冬、麦冬、知母、贝母、桔梗、款冬花、甘草、牛蒡子杏仁马兜铃桑白皮地骨皮)。

猜你喜欢

  • 九死

    指虚劳病九种危重证候。即手足色青,四肢久肿,脉枯齿干,声音散漫,鼻孔虚张,唇寒宣露,唇肿齿焦,手循衣缝,汗出不流,舌卷卵缩。供参。

  • 温热病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四。①温病的别称。泛指各种温病、热病。也有以感受热邪的轻重与季节的不同,分称为“温病”与“热病”者。《类证活人书》卷五:“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因夏热气而变,名曰热病。温、热二

  • 方海

    蒙医方书。占布拉用藏方撰于十九世纪。载方剂200个。方剂按临床用药作用分别载入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1977年由内蒙古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蒙译,改书名为《蒙医金匮》

  • 唐安

    【介绍】:西汉时医生。为淳于意的弟子,当过济北王的侍医。

  • 缓补

    补法之一。用甘缓平和的药物缓缓调补,促使正气逐渐恢复,亦即慢病缓治之意,故称。例如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均属缓补范围。

  • 间脏

    指疾病传变不传于所胜之脏,而是间隔一脏,传于其所生之脏。如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母子相传。《难经·五十三难》:“间藏者,传其子也。”按五行学说,间脏其气相生,虽病亦微。

  • 太阴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肩胛疽,见该条。

  • 上腭痈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三。①系指痈生于口内上腭处。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上腭部喉痈。多由少阴、三焦积热而成。症见口中上腭肿起,状若紫葡萄悬于上腭;或寒热大作,舌不能伸缩,口不能开阖,鼻中时出红涕,

  • 李岚溪

    【介绍】:见谢毓秀条。

  • 隐疹

    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风搔瘾疹、风疹块。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腠理而发;或由于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则成块成片,剧烈瘙痒,时隐时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