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瘀血头痛

瘀血头痛

病证名。指头部外伤或由久病入络引起的头痛。见《医碥·头痛》。症见头痛如锥刺,痛有定处,时发时止,经久不愈,或面色晦滞,舌有瘀斑,脉涩等。《医林改错》以头痛“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者,属瘀血。宜活血化瘀为主。常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加减。兼气虚者加黄芪,痛甚者加全蝎蜈蚣地龙白芷等。本证可见于血管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病。参见头痛条。

猜你喜欢

  • 奇病论篇

    《素问》篇名。奇病,是异于寻常的疾病。本篇所论述身重而喑、息积、疹筋、厥逆、脾瘅、胆瘅、五有余二不足、胎病、肾风等,皆有异于常病,故名。

  • 胃经失血

    证名。见《不居集》卷十三。多因饮食太饱,或中气失调,邪热在中,迫血妄行所致。治宜清热凉血,药如***、地黄、丹皮、甘草、玄明粉之属。亦有饮食过饱,胃中寒冷不能消化,食物与气上冲,伤裂胃口而吐血鲜红或紫黯

  • 州出

    古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脱肛。详脱肛条。

  • 产后大便下血

    病证名。因产后失血伤阴,阴虚生热,热伤肠络所致。治宜养血清热。方用四物汤加味(四物汤加阿胶、地榆、血余、乌贼骨)。

  • 黄疸草

    ①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马蹄金之别名。②见《本草推陈》。为大金钱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 朱颜

    【生卒】:1913~1972【介绍】:现代医家。又名云高,字亦丹。浙江金华人。青年时期在家乡从赵霭堂学中医,并独立行医多年,后又在医学院学习西医。对中医临床及药理学有一定研究。解放后,在中医研究院从事

  • 血虚盗汗

    证名。指阴血不足引起的盗汗,属于阴虚盗汗范围。《薛立斋医案全集·保婴撮要》:“当归六黄汤治血虚盗汗,内热晡热者。”参见阴虚盗汗条。

  • 偏渗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因水谷偏走大肠所致。主要症状为泄泻不止,腹中漉漉有声,或痛或不痛,小便量少或无,脉弦。因脾胃有热而致者,宜用清胃汤、黄连戊己汤合泻黄散、导赤各半汤等方。因脾胃有寒而

  • 论疾诊尺

    《灵枢经》篇名。尺,尺肤,即自肘至腕的皮肤。本篇讨论了各种疾病的成因,症状,和诊尺肤在诊断上的意义,故名。指出诊尺肤的润泽、粗糙、肉的坚实与脆弱、寒热等各种现象,有助于测知内脏的盛衰和病变情况。此外,

  • 大腹水肿

    证名。指腹大而四肢小的水肿病。《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水病者,皆由荣卫否涩、肾脾虚弱所为。而大腹水肿者,或因大病之后,或积虚劳损,或新热食毕,入于水中自渍,及浴冷水气不散,流溢肠外,三焦闭塞,小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