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喉条辨

白喉条辨

书名。又名《瑞安陈氏白喉条辨》。1卷。清·陈葆善撰。刊于1887年。作者原撰有《白喉订正论》1卷,未刊行;后删其繁而成本书。全书共条辨15条,包括白喉的病原、所中经络、辨脉、辨色,手太阴手少阳手少阴三经病症治,救误、善后、外治、禁忌等内容。陈氏对白喉的治疗能汇集诸家之长,参酌个人的经验予以补充发挥,内容比较系统。解放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谷蘖

    出《澹寮方》。为谷芽之别名,详该条。

  • 四物消风汤

    经验方。见《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当归9克,川芎、防风、荆芥穗各6克,赤芍药12克,生地黄、白藓皮各15克,薏苡仁18克。水煎服。功能养血祛风。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 手腕痈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腕痈。见该条。

  • 十二皮部

    见皮部条。

  • 囟肿

    病证名。指囟门肿起。《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有囟肿者,由脾胃不和,冷热不调,或怒啼饮乳,或喘急咳嗽,致阴阳气逆,上冲而囟肿也。热则肿而软,冷则肿而硬。”因热而肿者,宜清热解毒,以青黛冷水调敷于局部

  • 脾肚发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卷三。即上发背。见该条。

  • 地钮子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 脉诀规正

    见删注脉诀规正条。

  • 昏瞑

    证名。指眼视物不明的证候。《医贯》卷四:“火衰则有昏瞑之患。”参见目昏条。

  •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医案著作。何廉臣选编。刊于1929年。本书征集当时全国各地名医医案,共选辑三百余案。分上、下二集。上集为风寒、暑、湿、燥、火、四时六淫病案;下集为温疫、喉痧、白喉、霍乱、痢疫、瘄疫六种传染病案。医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