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肩疽。见该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清半夏12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8克,生赭石、炒黑芝麻、炒柏子仁、白芍药各9克,朴硝、陈皮、茯苓各6克。水煎服。治思虑生痰,因痰生热而致的神志不宁。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芙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走游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金雀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一世纪末【介绍】:北宋医家。字及之。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弃儒从医。擅长治疗小儿疾病,尤其精于痘疹,与钱乙齐名。1093年(元祐八年)他采摭经效秘方,详明证候,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1卷
出《海药本草》。即乳香,详该条。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玉堂,见该条。②出《金匮玉函方》,为菊花苗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一。即生于胃俞、肾俞之疽。证治同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