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疝证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偏坠。因小儿啼哭,吸气不止,内动肝气,肝脉络于阴器,肝气结聚不散,以致阴核一侧肿大,时上时下。治宜理气和肝。用金铃子散加当归、木香、蝎尾。
见《广东中医》4(1):40,1959。为茶子饼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恶疮。见该条。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奸黄者,是鬼黄变入奸黄也。面目遍身俱黄,言语失错,心神狂乱,诈奸黠如不患人,若不与漱,即口舌干燥,气喘者难治。”治用点烙法或内服***散方。《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即芦叶,详该条。
病名。①清·刘甫斋《妇科三字经》:“产时血去太多,经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忽然口噤昏倒,角弓反张,此名风闭。”治详产后痉风条。②闷瘄之一。麻疹在出疹的时候,复感风邪,汗孔闭塞,疹出不透。症见洒淅恶寒,
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于上部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因火性炎上之故。参肝火条。
见《河北药材》。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同喑。即失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