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不分卷。清·姜天叙撰。刊于1796年。本书重点论述中风、虚劳、水肿、臌胀、呕吐及噎膈反胃诸病症。并对霍乱、关格等杂病作了简略的介绍。解放后有排印本。
【介绍】:明医家。武林(今浙江杭州)人。祖、父皆业医。嵩于习儒之暇,究心医学,搜辑医经方书及诸家本草,考订撷要,著为《本草发明》6卷(1578年)。分专治(某药治某病)、监治(某药监某药)两大法,常用
【介绍】:见杨士瀛条。
开窍法之一种,又称豁痰醒脑。治疗痰证神昏的方法。分热痰、寒痰两种。热痰症见痰盛气粗、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舌红苔黄,用牛黄丸、至宝丹。寒痰症见痰涎壅盛、神昏不省、面色青白、手足冷、脉沉,用苏合香丸。
【生卒】:1190~1257【介绍】:金代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1217~1222年(兴定)间进士,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晚年从事著作,长于诗文。家藏医书甚多,集亲自应
病名。《儒门事亲》卷三:“热结于舌下,复生一小舌子,名曰子舌胀。”详重舌条。
同痞。不通①指痞塞的证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积饮否隔。”《素问·五常政大论》:“备化之纪,……其病否。”“其病留满否塞。”《诸病源候论·瘘候》:“寒热邪气,客于经络,使血气否涩。”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介绍】:见王泰林条。
见杨志一《妇科经验良方》。指女阴各种疾患的总称。包括阴痒、阴挺、阴疮、阴冷、阴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