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本草
见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见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圈。见该条。
痰饮之一。《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在胁下弦互起,按之则作水声。”一名饮癖。参见痰饮、饮癖条。
见清·刘斋甫《妇科三字经》。即正产。详该条。
经脉别名。即手少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耳温(脉):起于手北(背),出臂外两骨之间,〔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是动则病:耳聋,辉煇朜朜,嗌种(肿)。是耳脉主治其所产病:目外渍(眦)痛,颊痛,
见《本草纲目》。即三七,详该条。
《千金翼方》卷十八方。又名九疸秦王散栀子仁(治胃疸,食多喜饮,量增半)、茜草根(治心疸,心中烦热,量增半)、葶苈子(治肾疸,唇干,量增半)、栝蒌(治脾疸,尿少而赤,量增半)、川椒、瓜蒂(治膏疸,饮少尿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变化。《素问·至真要大论》:“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
肐同胳。详胳膊条。
见《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龚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