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太无
【介绍】:
见罗知悌条。
【介绍】:
见罗知悌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又名杉子、杉塔。为杉科植物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的球果。辛,微温。①治慢性气管炎,疝气,乳痈。煎服:30~90克。②研末调搽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秦以前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全文约百余字,主要是有关诊断学上鉴定死亡征候的论述。
诊断学专著。8卷。清·林之翰撰于1723年。作者以《内经》色脉并重为据,抉取古今有关四诊名著的精微编纂而成。其中望诊包括面部气色、五官、口齿、爪甲、舌诊、体表诸部以及小儿指纹、虎口纹等的辨识;闻诊以听
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来怯弱无力。《诊家正眼》:“曰惵者,卫气弱也,阳脉衰也。”
膀胱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
通常指尿道口和肛门等。
运气术语。指逢阴年(阴干),不及的中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相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不及而加同岁会也。”如癸巳、癸亥、癸卯、癸酉四年,均为火运不及,巳亥年为少阳相火在泉,卯酉
见《青海药材》。为白茅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小儿急惊风和慢惊风的统称。《太平圣惠方》第八十六卷载有治小儿急惊风与治小儿慢惊风诸方,谓:“小儿急惊风者,由气血不和,夙有实热,为风邪所乘,干于心络之所致也。”“小儿慢惊风者,使乳不调,内有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素体阳盛,热灼耗阴而致经闭,常兼见发热,唇干,咽燥,喜冷恶热,脉实有力等症。治宜养血泻热调经。方用四物凉膈散(四物汤加黄芩、黄连、桔梗、薄荷、甘草、竹叶、连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