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山
见伤山条。
见伤山条。
见伤寒六书条。
见《陆川本草》。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榴根之别名,详该条。
即清热开窍。详该条。
见《清异录》。为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名稻谷哽。《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谷贼者,禾里有短穗而强涩者是也,误作米而人食之,则令喉里肿结不通。今风热气在于喉间,与血气相搏,则生肿结,如食谷贼者也,故谓之喉中生谷贼,不急治,亦能杀人。”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花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284~1339【介绍】:元代藏医药学家。著有《药物总汇》、《八支药诊精要》。对后世藏药学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病证名。伤风后引起的抽搐。《小儿药证直诀》:“伤风后得之,口中气出热,呵欠顿闷,手足动摇。”多由患儿素禀胎元不足,外感风寒,邪扰经络而引起。治宜发散风寒,舒经活络。
有浮络显露部位的腧穴。《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络俞,见血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