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针灸大全》作天鼎别名,见该条。
见《广西野生资源植物》。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由于脾失健运,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无臭,如涕如唾,连绵不断,并见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痠腹坠,或下肢浮肿,大便溏泻等。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指属阴属阳两大类型的人。参见阳人、阴人条。
又称四大绝证,指外科四种恶证:肾岩翻花(类于阴茎癌)、失荣(主要指发病于颈部或耳前后的恶性肿瘤)、舌疳(类于舌癌)、乳岩(类于乳腺癌)。详见各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柿饼,详该条。
【介绍】:见陈文治条。
病证名。见《不居集》卷二十一。又称酒泄。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阳漏之别称。详该条。
解剖学同名骨。位于头前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