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即惊厥。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等八个主要证候为其特征。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7岁以上的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变化极快,多危及生命。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
见《本草纲目》。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制剂手册》。陈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各75克,干姜皮37.5克。以水煎大腹皮取汁,余为末和小丸,每服9克,日二次。功能消胀利水,理脾祛湿。治脾湿胃热,痞满腹胀,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本方由《
见《丹溪心法附馀·盗汗》。阴汗之一种。详阴汗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即月经。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三十八。即蛭食。详该条。
五脏正常脉象之一。指脉来沉而滑利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
见《江苏药材志》。为亚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即斑蝥,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即月经过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