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医林绳墨·汗》。指两腋下多汗。有因肝虚挟热者,治以补肝养血为主,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有因少阳挟热者,治宜和解少阳,清化湿热,用小柴胡汤、逍遥散。并可外用牡矾丹擦出汗处。
证名。又名赤带抱轮、乌轮赤晕、白睛抱红。多由肝肺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原机启微》:“(眼的)黑白之间,赤环如带,谓之抱轮红。”证见沿黑睛缘之白睛深层,环绕一带细直模糊红赤血丝,压之红赤不退,推之血丝不
病证名。见《金匮翼·诸血统论》。指火热蕴盛或瘀热内蓄所致的吐血。由热蓄血中,迫血妄行。症见口鼻皆出,势如泉涌,膈上热,胸中满痛,脉洪大弦长,按之有力,精神不倦,或血是紫黑成块,或小腹满、小便不利,或喜
病名。又名乳汁不通、乳脉不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常补之,盛当疏之,盛者当用通草、漏芦、土瓜根辈,虚者当用炼成钟乳粉、猪蹄、鲫鱼之
出《灵枢·经脉》。即手太阳小肠经,详该条。
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耳中有粉红色脓液溢出。《丹溪心法》:“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脓汁出,谓之脓耳。”由湿热火毒,郁结肝胆而致者,耳中肿痛,口苦心烦,治宜清泄肝火,用泻青丸、龙胆泻肝汤;因风热
《医醇賸义》卷三方。当归、白术、半夏各一钱五分,茯苓、海浮石、杏仁各三钱,薏苡仁八钱,橘红一钱,莱菔子二钱,栝蒌仁四钱。水煎,加姜汁二小匙,冲服。治脾咳,胸懑痰稠,食少体倦。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楮实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要便蒙新编条。
①指心情抑郁。《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王冰注:“隐曲,隐蔽委曲之事也。”②指大小便。《素问·阴阳别论》:“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王冰注:“隐曲,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