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吴普本草》。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人中黄之别名,详该条。
见天冲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伤科汇纂·绘上用手法十四图》。详颊车蹉条。
促发灸疮和保护疮面的膏药。据《医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诀》载:以黄芩、黄连、白芷、金星草、乳香、淡竹叶、当归、薄荷、川芎、葱白各等分,用香油煎药去渣,再下铅粉熬成膏,专贴灸疮。日换1次。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熟地黄、肉苁蓉(蒸)、女贞子(盐制)、骨碎补、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炒)、狗脊(盐制)、牛膝。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服一丸,一日三次,温开水送服。功能补肾强骨,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2卷。清·周学海撰。本书撷取《脉义简摩》、《脉简补义》之精要,综论脉象、指法及主病,并用对比的方式阐述二十四脉之脉象,又以八字真言(位、数、形、势、微、甚、兼、
见《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厥论》。即谵语。详该条。
病名。见《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