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腕痈

腕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手腕痈手屈发手牛押屈龟毒鼓槌风、手腕疽。由三阳经风火凝结而成。患处高肿红赤作痛,腕部活动受限,易脓,易溃为顺,宜内服荆防败毒散,外敷洪宝膏,溃后提脓去腐,按溃疡治疗;若患处迁延日久,不成脓、不溃烂、或漫肿平塌,或溃而露筋骨,脓稀薄为逆,难于收功,多转为疽,按无头疽治,内服补托之剂、外用去腐生肌。参见外痈条。

猜你喜欢

  • 芎黄丸

    《杨氏家藏方》卷三方。川芎、大黄(用无灰酒煮)各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水送下。治风热壅盛,头昏目赤,大便艰难。

  • 狗脚刺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 黑仁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 黄宰

    【介绍】:明代医家。字敬甫。祁门县(今安徽祁门)人。生活于十六世纪。业儒,后学医,在当地闻名。撰有《针灸仅存录》一书,未见刊刻。

  • 黄皮核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黄皮果核之简称,详该条。

  • 蛆儿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粉条儿菜之别名,详该条。

  • 小春花

    见《闽东本草《。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

  • 王宇泰

    【介绍】:见王肯堂条。

  • 麻瘫(guāi 乖)

    病证名。出清·郁谢《麻科合璧》。指麻疹愈后肌肤发痒,出现似疮非疮,似疥非疥的一种疾患。系风湿热毒郁于肌肤所致。宜用开理肌表,疏风利湿,兼以活血为治。

  • 食积咳嗽

    病名。指因食滞、痰积所致的咳嗽多见于小儿。《症因脉治》卷二:“食积咳嗽之症,每至五更嗽发,嗽至清晨,或吐痰味甜,胸前饱闷。”脉洪大或沉滑,方用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石膏泻白散加枳桔等。参见食咳、痰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