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具名,出《黄帝内经》。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即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说明九针的形状、用
运气术语。又名五运三纪。五运之气的太过、不及、平气等三种变化的合称。
出《本草拾遗》。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牵牛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一作蓄血。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①指外感热病,邪热入里,与血相搏,而致瘀热蓄结于内的证候,即伤寒蓄血证,太阳腑证之一《重订伤寒补天石·续集》卷下:“蓄血者,瘀血蓄结于内也。或当汗不汗
即下午,申时。《灵枢·病传》:“夏早晡。”
见修事指南条。
【介绍】:见吕应钟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赤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