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色似胭脂证

色似胭脂证

眼科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白睛溢血白睛凝脂。多因热客肺经肺气不清,致血热妄行,溢于络外。也有由剧咳、呕吐外伤等引起者。本病“白睛不论上下左右,但见一片或一点红血,俨似胭脂者是”。血色鲜红,边界分明,眼部余无不适。治宜清肺散血,可用退赤散加减。因外伤者,内服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因他病者,除病因治疗外,酌加通络散瘀之品。

猜你喜欢

  • 手阳明

    出《灵枢·经水》。即手阳明大肠经,见该条。

  • 白芨

    见《证治准绳》。即白及,详该条。

  • 鼠胎

    见顾允若《妇科辑要》卷四:“有妊娠按月经来,而无伤胎元者,名曰盛胎,俗名鼠胎。”即激经。详该条。

  • 肝痈

    病名。出《素问·大奇论》:“肝雍,两胜满,卧则惊,不得小便。”多因愤郁气逆积湿生痰蕴蒸而成。初起期门穴处微肿隐痛,牵引胁肋,拒按,或便溺则疼痛加重,或侧卧咳嗽,脉弦数,常见恶寒发热。继则局部胀痛加剧,

  • 风引斜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风牵斜。详该条。

  • 假甘草

    见《广西中药志》。为野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 哺露疳

    病证名。指小儿哺露而变生的疳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载其病因为:“小儿乳哺不调,伤于脾胃,脾胃衰弱,不能饮食,血气减损,不荣肌肉”所致。症见骨瘦如柴,呕逆,吐虫,心烦,口渴,傍晚蒸热等。宜先用集圣丸

  • 瘄子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 水衣

    出谢文祥《救产全书》。即胞衣。详该条。

  • 产后阴下脱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包括产后子宫脱出、产后子宫不收。产后下物如钵。多因宿有虚冷,产时用力过度,其气下冲所致。症见子宫脱出或伴有阴道壁下垂等。治法参见子宫脱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