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蝦蟆蛊

蝦蟆蛊

病名。蛊毒病之一。《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其面色青白,又云其脉沉濡,病发时,咽喉塞,不欲闻人语,腹内鸣唤,或下或上,天阴雨转剧,皮内如虫行,手脚烦热,嗜醋食,咳唾脓血,颜色乍白乍青,腹内胀满,状如蝦蟆,若或虫吐出成蝌斗形是蝦蟆蛊。经年不治,瞰人脾胃尽,唇口裂而死。”参见、蛊毒病条。

猜你喜欢

  • 石柏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 金鸡落地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千金拔之别名,详该条。

  • 劳淋

    病名。指淋症之遇劳即发者。有肾劳、脾劳、心劳之分。《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肾气通于阴,其状尿留茎内,数起不出,引小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也。”其症可表现为小便淋

  • 中医内科简编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编。本书是1961年出版的《中医内科学中级讲义》的修改本,重点介绍37种常见内科疾病的证治,论述简要,选方实用,比较适合广大农村医务人员和赤脚医生的学习参考。1972年由人

  • 沆瀣(xiè 谢)丹

    《幼幼集成》卷二方。原名集成沆瀣丹。川芎(酒洗)、大黄(酒洗)、黄芩(酒炒)、黄柏(酒炒)各九钱,黑牵牛子(炒,取头末)、滑石、连翘、炒赤芍药各六钱,薄荷叶、枳壳(麸炒)各四钱五分,槟榔(童便洗、晒)

  • 枳桔平胃散

    《症因脉治》卷三方。枳壳、桔梗、苍术、陈皮、甘草、厚朴。为末服。治气结腹胀,胸前饱闷。

  • 耳聪

    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系指听力良好,示肾气充足。参见耳目聪明条。

  • 钉铜皮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 寒疫论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 大补黄芪汤

    《魏氏家藏方》卷四方。又名黄芪大补汤。黄芪(蜜炙)、防风、川芎、山茱萸肉、当归(酒浸)、白术(炒)、肉桂(去粗皮)、炙甘草、人参、五味子各一两,白茯苓一两半,熟干地黄一两,肉苁蓉(酒浸)三两。为粗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