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四肢麻木不知痛痒。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多由气血虚弱,或痰湿阻滞经络所致。详手足不仁条。
即培补脾土。用补益脾气的药物,以增强或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参见健脾条。
病证名。指引起喘嗽痰鸣的涎液。《东医宝鉴》:“顽涎者,脾肺所出也。涎则流溢于咽喉,如水鸡之声,喘嗽烦闷。”治宜豁痰降逆。用涤痰汤、三子养亲汤加减。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乌药叶之别名,详该条。
指以动物的内脏组织为药,治疗人体同名脏腑的病患。参见脏器疗法条。
见《闽东本草《。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廿五。即大腿痈。见该条。
病证名。《灵枢·五变》称大聚。指腹中有块而聚散无常的病症。《难经·五十五难》:“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景岳全书·杂病》:“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也。……其病
出明·徐春甫《痘疹泄秘》。即痘疮夹痧。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