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痘疮的病因学名称。出宋·陈文中《痘疹方论》,所指有三:①五脏六腑秽液之毒,发为水泡疮;②皮膜筋肉秽液之毒,发为浓水泡疮;③气血骨髓秽液之毒,发为脓血水泡疮,三毒既出,则发为疹痘疮。
病名。即涌泉疽。见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亦作瞻视昏渺症。①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审视瑶函》:“此症谓目内外无症候,但自视昏渺矇昧不清也。有神劳,有血少,有元气弱,有元精亏而昏渺者。”②因年老所致。
【介绍】:见跗阳条。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枳实一钱,炒白术、神曲、炒麦芽各三钱,茯苓二两,赤小豆、车前子各一两。后三味煎汤代水,再煎余药服。治湿痰挟气阻滞胸腹而致的痰胀,腹胀轻减而喘肿未除者。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指临产前,羊水未破而先有阴道流血者。《张氏医通》:“临月胞水不破,血先下者,此是伤胎,非产也。”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脐寒泻。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廊菌之别名,详该条。
医话著作。1卷。明·冯元成撰于1644年。全书共列28条,大多阐述医理和辨证论治以及其他杂论,治法偏于温补。本书收入《三三医书》中。
【介绍】:明代医家。字薇甫,号在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有《丹台玉案》一书(1636年刊),书中杂有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