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
败坏之血。参恶血条。
败坏之血。参恶血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刺莓果,详该条。
指色泽浮浅明润。与沉浊(暗晦)相对。面色浮泽,病属腑属表。《灵枢·五色》:“浮泽为外。”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珍珠梅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曾任朝散大夫。
病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又名通睛,指眼珠呆滞,不能活动者。详通睛条。
见唐·侯宁极《药谱》。为川楝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药物剂型之一。简称冲剂。将药提炼成稠浸膏,加入适量糖、矫味剂等,制成颗粒状内服制剂。开水冲服。②泛指不用煎熬的药,多属粉末状或精制品,可直接调入开水或药汁中服。如三七末、川贝末等。
【介绍】:明代医家。号岳豁。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平事迹未详。著有《疡科选粹》、《痘疹真诀》、《广嗣全诀》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