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即远志,详该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名牙龈胬肉。多由阳明湿热熏蒸所致。症见齿龈间渐生胬肉,致齿牙壅叠不齐。治宜清热除湿。可选用清胃散、甘露消毒丹、三仁汤、温胆汤等加减。或可用生地黄汁一杯,皂角数片,
【介绍】:见掌禹锡条。
【介绍】:见李駉条。
即瘰疬,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海龙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任脉络。详该条。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唐·甄权撰,已佚。
证名。指燥热耗伤津液、气机不利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腹痛论》:“燥火腹痛之症,满腹刺痛,攻注胁肋,口渴身热,烦躁不寐,小便黄赤,不吐不泻,此燥火腹痛之症也。”多因令值燥热,燥气伤人,肠胃干涸,不得流
见《广西中草药》。为穿心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