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辛凉双解散

辛凉双解散

秋温证治要略》方。鲜生地黄三钱(入豆豉一钱半,捣),连翘、焦栀子各三钱,栝蒌皮、桑叶各一钱五分,鲜芦笋一两,郁金二钱,鲜竹叶十片。水煎服。治太阴秋温,服辛凉清解饮后,外邪已减,伏热外达,但热不寒,咳呛痰涎稠腻,喉部微痛,目赤多眵,舌绛无垢,烦渴胸闷,寐则自语,醒则神清。如鼻衄,加鲜茅根十支;热毒重者,加鲜大青叶三钱、人中黄一钱五分或金汁一两。

猜你喜欢

  • 日哺发热

    证名。指下午三至五时左右发热。《类证活人书·问伤寒疟状》:“问伤寒疟状,有阳明证,病人烦热汗出,如疟状,日晡发热而脉浮虚者与桂枝汤,脉实者宜承气汤。”本症在《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称日晡所发热。参

  • 补生泻成法

    针刺补泻法之一。以针刺深浅结合生成数区分补泻。补法从生数1~5分;泻法从成数6~10分。《流注指微论》:“夫欲用迎随之法者,要知逆顺浅深之分: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

  • 钥匙藤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女萎之别名,详该条。

  • 太乙玉枢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

  • 养营承气汤

    即承气养营汤,见该条。

  • 归来

    ①经穴名。代号ST2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溪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下4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有腹壁

  • 午时合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排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 病穿掌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 脉诀筌蹄

    书名。不分卷。清·吴甡选辑。约刊于1710年。吴氏此编的脉学部分,基本上取材于《王叔和脉诀》和《濒湖脉学》,后附望、闻、问及小儿色诊。书中叙述各脉体象以《濒湖脉学》二十七脉为宗,删去原《王叔和脉诀》中

  • 胎产金针

    见胎产秘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