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运动水土

运动水土

自我按摩方法。“水”指肾;“土”指脾。在食后,缓缓行步,用手在两侧胁肋上下抚摩,再摩擦腰部,使其发热。能助消化、疏肝胆、通血脉。《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九:“食毕须勉强行步,以手摩两胁上下良久,又转手摩肾堂令热,此养生家谓之运动水土。水土即脾肾也。”

猜你喜欢

  • 普明子

    【介绍】:见程国彭条。

  • 贲豚

    古病名。亦作奔豚、贲肫,又称奔豚气。《难经·五十四难》:“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

  • 丹台玉案

    综合性医书。6卷。明·孙文胤撰。刊于1636年。卷1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调摄养生,灵兰秘典(主要是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卷2~6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温疫、内科杂病、妇人、小儿、外科、五官、

  • 被动动作

    指推拿手法中运动肢体关节一类的手法。又称被动运动。由医生根据治疗的需要,在关节活动功能的许可范围内,活动病人的肢体关节。操作时,患者须放松肌肉,听任医生活动。在个别情况下,患者要协助用力或进行对抗。有

  • 吕夔(kuí 奎)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大章;本姓承,后改姓吕。江苏江阴人。先学儒,后改学医,精心研究,博访医方,医术逐渐熟练,在当地有“吕仙”之称。江苏地区疾疫流行时,救治甚多,嘉靖时(1523~1

  • 肾热证

    《素问·痿论》:“肾热者,色黑而齿槁。”《证治准绳·杂病》:“肾热者,轻按之不热,重按之至骨,其热蒸手,如火如炙。”肾热有虚实之分,参肾实热、肾虚热条。

  • 次层润药

    见《白喉忌表抉微》。系治疗白喉病的一种药物分类。“正将”中的次层润药为:天冬、当归、白芍、丹皮、贝母、薄荷、生甘草。“猛将”中的次层润药为:瓜蒌、生栀仁、连翘、川黄柏、马兜铃、兰草根。“次将”中的次层

  • 毒注

    注病之一。《诸病源候论·毒注候》:“毒者是鬼毒之气,因饮食入人腹内,或上至喉间,状如有物,吞吐不出,或游走身体,痛如锥刀所刺,连滞停久,故谓之毒注。”参见疰条。

  • 真寒假热

    阴证似阳的证候。症见身热,但喜衣被;口渴,而不多饮;手足躁扰,但神情萎疲;苔黑但滑润;脉洪大而无力等。多见于素禀虚寒而感外邪,或劳倦、内伤所致虚阳外露,里寒格阳等证。

  • 胎病结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婴儿里热内结,大便不通,冲心腹胀,甚至脐突的证候。治宜通腑泻结之剂,如三黄丸(《小儿药证直诀》:黄连、大黄、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