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阻证型之一。平素胃热,孕后冲脉气盛,胃气不降所致。症见呕吐心烦,颜面潮红,口渴喜凉饮,便秘。宜清胃热,降逆止呕。用苏叶黄连汤(紫苏叶、黄连)加半夏、竹茹、陈皮,或加味温胆汤。
脉学专著。1卷。清·黄蕴兮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字之韵论析。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李深之手集方》。
见《本草纲目》。为王瓜之别名,详该条。
劳热之一。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肺热,轻手即得,略重全无,肺主皮毛也。日西尤甚。必兼喘咳洒淅,善嚏,善悲,缺盆痛,胸中及肩臂皆痛,脐右胀痛,小便数,皮肤痛及麻木。”治
见《闽东本草》。为苞蔷薇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吕留良条。
【介绍】:元代医生。字扣中,自号和斋。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医术,常以助人为乐的精神为人治病。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偏脑疽。见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薇甫,号在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有《丹台玉案》一书(1636年刊),书中杂有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