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汇》。为野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指月经一年来一次。夏福康《女科知要》:“有一年一行谓之週经,此皆生理上之特异,非关病也。”参见避年条。
宋太医局医学分科有口齿兼咽喉科。即喉科。详该条。
证名。指毫毛耸然直竖。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
病名。①指湿气盛而成痹者。见《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又名着痹、肌痹。《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症,或一处麻痹不仁,
①即人中沟,见该条。②经穴名,代号DU26。出《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名人中。别名鬼宫、鬼市、鬼客厅。属督脉。督脉、手足阳明之会。位于鼻柱下,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一说“在鼻下三分,
郁证之一。《类证治裁》卷三:“脾胃郁,气噎哕呃。《金匮》麦门冬汤加竹茹、丁香。”参见五脏郁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