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感传现象
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藏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外台秘要·头风旋方》。又称风头旋,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走游草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顑。面颊的下部。
病名。明·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名天马疮。”详阴蚀条。
即阳明经证。详阳明经病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雀目之俗称,详该条。
指孕妇外感的舌诊。妊娠妇女患外感病,轻则母体受病,重则可影响胎儿,辨证尤须慎重。《伤寒舌鑑》以面色诊察母病,以舌色诊察胎病。色泽鲜明,则母子俱安,色泽暗晦则母子俱危。面赤舌青,可能为死胎。
病名。出《肘后方》卷六。本病初起头皮出现细小丘疹,色赤而流水,浸淫痒痛,但不起痂,最后毛发脱落。治疗用白马蹄烧灰研细用猪脂调搽。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病因与发病部位同针眼,但病情较重。整个胞睑漫肿赤痛,硬结拒按,常伴有寒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外科正宗》:“眼丹,脾经有风,胃经多热,共结为肿,风多者则浮肿易消,热甚者则坚肿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