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因脾气素虚,水饮不节,痰饮聚于中脘,升降失常所致。症见胸前懊憹不舒,心胁下闷痛,时时欲呕,兀兀欲吐,或时腹如雷鸣,或时怔忡惊悸,忽尔呕泻,胸腹大痛。脉多滑大,或沉滑或滑数
农历六月。《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
见《红河中草药》。为小红参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清·吴蓬莱编撰(书商曾讬名陈修园著)。刊于1864年。上卷综合张仲景伤寒六经诸方及其主治病证,并揉合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有关注文,编成较浅近的歌诀。下卷类似杂论,包括主病、运气、方、脉等多
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阳主三阳之表,处于最外围,故为开。
出《吴普本草》。为卤碱之别名,详该条。
出《喉科秘旨》卷下。即悬壅垂之俗称,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痛泻要方,见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取弓箭步势,上身略向前俯,臀部微收,两手后伸,挺肘翘掌(或两手叉腰,虎口朝内),呼吸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