顀尾
指尾骨。见李瀠《身经通考》。
指尾骨。见李瀠《身经通考》。
指热邪聚结而出现的病理现象。如热结于胃肠,则出现腹痛、大便燥结、甚则潮热谵语、脉沉实等症。若热邪搏结血分,则出现蓄血证。《温病条辨》:“热结旁流,非气之不通,不用枳朴,独取芒硝入阴以解热结。”《伤寒论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指外口位于会阴部的肛漏。即海底漏的别名。
见针灸甲乙经条。
指肾。《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张志聪注:“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伎巧施于外矣。”马莳注:“惟肾为能作强,而男女构精,人物化生,伎巧从是而出。”故肾气盛则精神健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症名。指急欲大便而又排便不畅的窘迫感。《素问·至真要大论》:“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类经·疾病类》:“下迫,后重里急迫痛也。”参见里急后重条。
【介绍】:金代医家。号瑞泉野叟。盱眙人。著有《伤寒心要》一书。
见《本草纲目》。为鼠妇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即交肠,见该条。
【介绍】:见朱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