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瓦草之别名,详该条。
是升发脾阳,以治脾虚气陷,胃失降纳之法。脾升则健,胃降则和。临床用于劳倦伤脾,胃阳不振,表现为体重肢困、怠惰嗜卧、恶风厥冷、口苦舌燥、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等症,用升阳益胃汤等。
见《中药材手册》。为九节菖蒲之简称,详该条。
见许廷哲《保产要旨》。即胀后产。详该条。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审视瑶函》。即用夹法,详该条。
病名。即佛顶疽。见顶门痈条。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少阳经别,见该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即六味地黄丸,见该条。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排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因食滞、痰积所致的咳嗽多见于小儿。《症因脉治》卷二:“食积咳嗽之症,每至五更嗽发,嗽至清晨,或吐痰味甜,胸前饱闷。”脉洪大或沉滑,方用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石膏泻白散加枳桔等。参见食咳、痰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