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魇(yǎn)

魇(yǎn)

病名。亦称梦魇鬼魇。其症恶梦离奇,或如有重物压身,常突然惊觉。《肘后备急方》卷一:“魇,卧寐不寤者,皆魂魄外游,为邪所执。”《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梦而魇则更甚者,或由心实,则梦惊忧奇怪之事而魇,宜静神丹;或由心虚,则梦恍惚幽昧之事而魇,宜清心补血汤;甚有精神衰弱,当其睡卧,魂魄外游,竟为鬼邪侵迫而魇者,此名鬼魇,宜雄朱散。”镇心丹、小定心汤亦可选用。

猜你喜欢

  • 臭艾

    ①见《闽东本草》。为牡蒿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药志》。为臭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 羊筋痧

    痧证之一。指病处白毛积聚如筋。《痧症全书》卷中:“羊筋痧,腹胀混身板痛,此二症胸前或腰背,用小针穿皮挑出筋毛自愈,只拣疼处看有毫毛聚起者便是,药用涤痧丸,普济消毒饮。”

  • 上焦

    ①三焦之一。三焦的上部,从咽喉至胸膈部分。《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上焦的主要功能是敷布水谷精气至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腠理。《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

  • 罗整斋

    【介绍】:见罗国纲条。

  • 海苔菜

    见《本草汇言》。为干苔之别名,详该条。

  • 保和大夫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六科证治准绳

    见证治准绳条。

  • 扁骨

    ①指颅盖、肩胛等形如板、无髓腔的骨。《素问·骨空论》:“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②经穴别名。《太平圣惠方》:“扁骨,在肩端上两骨间陷者中。”所指即肩髃穴。《针灸聚英》作肩髃穴别名。详该条。

  • 杨天惠

    【生卒】:1048~1118【介绍】:宋代文人。郫县(今四川郫县)人。著《附子传》,对附子的栽培及医疗作用论述较详。

  • 颧骨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颧部的一种疔疮。即颧疔,详该条。